公海赌赌船官网湖水中心的小岛,造型如贝壳、蘑菇、仙人球的楼宇,点缀在曲水流觞和绿茵花草中,与覆盖着绿植的“8”字形、椭圆形等立体休闲建筑交互错落……
这是正在建设的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独角兽岛,也是成都市实现未来天府新区碳中和的“试验田”。4月11日,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项目团队刚完成的天府新区独角兽岛节能设计方案,将提高对一次能源的梯级利用。
国际能源研究中心报告显示,全球建筑行业碳排放占总量40%,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国家统计局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则表明,2013年以来,全国建筑业企业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生产规模快速增长,承接工作量稳步提高,行业实力明显提升,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迈上了二十万亿元大关。
“我们在设计上进行多项创新。仅通风管道一项,由传统改为布艺,管道自带保温层,在输送冷暖气过程中可降低空调热损耗,从而降低排碳量。”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张国昊说。
杭州慧展科技项目采用先进工艺,在核心筒墙柱大面积使用清水混凝土,不做二次装饰,减少装饰装修所依赖的各类资源;世界最大膜结构工程,“水立方”项目建设者巧妙利用内外两层ETFE膜之间的“空腔”。夏季开“空腔”散热,冬季闭“空腔”保温,节电30%以上;“水立方”隔壁的冰上运动中心,建设者在冰球场地上方顶板处安装玻璃幕墙,地面铺设导光管,将自然光引入室内,每年节电约26000度,相当于一个家庭10年的用电量。
4月11日,广州北站安置区项目现场,堆积如山的建筑废渣被粉碎机制成细骨料,与水泥、砂等一起混合搅拌均匀,再通过砖模机压制成一块块灰砂砖。
相关统计显示,中国每年因新建、拆除、装修等产生的建筑垃圾约15.5亿吨至24亿吨。“十三五”期间,中国建筑先后开展固废相关省部级、国家级课题研究,形成10余项技术成果,其中《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推动行业绿色建造技术的新发展。如今,中国建筑所有项目均开展“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余气、余热、余压、余水、余料、余渣基本“吃干榨净”。
变废为宝的同时,中国建筑还积极探索改变生产方式,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牵头成立全国第一个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联盟、建设中国首家全产业链装配式建筑智慧工厂。
人间四月尽芳菲。走进内蒙古自治区乌梁素海,只见水碧天蓝,群鸟翱翔,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
“在乌梁素海生态修复试点工程中,中国建筑创新出一套‘4233’生态修复治理施工模式,即四步走标准化沙漠治理、林草修复两大神器、矿山三重治理、海堤整治三步施工,推进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中国建筑乌梁素海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项目经理贾海元说。
波澜壮阔的绿意,同样在雄安新区蓬勃焕发。按照“异龄、复层、混交”的种植规律,加上自然生长与人工养护双重培育的“千年秀林”正茁壮生长。
4年间,中国建筑已累计造林32000余亩,栽植苗木227余万株,包括白蜡、银杏、国槐等100余个树种,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色彩动图如梦如幻。一幅“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新区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以科技赋能,中国建筑正不断创造绿色奇迹。“中国建筑将从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高度谋划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路径,加强科技创新,主动作为,在坚持生态优先中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央企应有贡献。”中国建筑党组书记、董事长周乃翔表示。(矫阳陈朝阳)
白皮书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新时代中国能源转型之路、厚植能源绿色消费的底色、加快构建能源供给新体系、大力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推进能源治理现代化、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国农田建设现场会2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决扛起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治责任,认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
国家卫生健康委29日发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5.1/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4.5‰,均为历史最好水平。
29日,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与阿里云联合发布国际首个“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以下简称“月球专业大模型”)。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忠介绍,在月球撞击坑年代和形态识别上,月球专业大模型的准确率已达到80%以上。
按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和服务“一张网”要求,整合自然资源系统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资源的全国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平台已经开通试运行。
图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的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发掘原址上再现的考古情景。临沂大学释光年代学实验室对水稻植硅体的测年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如何选择含有植硅体的沉积物就是个难题。
近日,在海南省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一场“跨界”展览别具一格。珐华彩莲池纹梅瓶、象形执壶等精美文物的复制品,与“探索一号”“探索二号”科考船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模型一同现身
水清岸绿,鸟鸣啾啾,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山风劲吹,风机飞转,绿电点亮万家灯火;优化生产工序,使用环保材料,产业发展向绿色化迈进……
我国科学家在野外科考工作中首次发现新疆伊吾县有戈壁熊分布。日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承担的第三次新疆科考项目——新疆自然保护地调查与国家公园潜力区科学考察阶段总结和专家咨询会召开。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谈鹏教授、肖旭博士后研发出了一种“火星电池”,以火星大气成分(模拟参照火星上大气成分比例配比)作为电池反应燃料物质,可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性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上。
针对获得职称的农牧民,呼和浩特市从政策支持、教育培训、职业发展、奖补倾斜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体系,强化人才激励措施。
气候变化、环境灾难和战争等因素可能会对生物资料库构成威胁。为了找到新的样本“避难所”,有人提议在月球上建造此类生物资料库,即所谓的“月球方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谈鹏特任教授团队开发出一种火星电池,由火星大气成分作为电池反应燃料物质,可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性能。
经过十多年科研攻关,吉庆油田已初步构建起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综合技术体系。今年,吉庆油田将完成100口页岩油钻井,新建产能60万吨以上。
截至目前,青田县瓯江鼋数量达到121只,标志着通过人工助孵技术繁育的瓯江鼋形成种群规模。
Pioneer测试系统主要由具备高精感知和可靠通信能力的封闭试验场、支持状态数据上传与虚拟场景注入的测试车辆、具备实时孪生与动态仿真能力的云端平台三大部分构成,
温室气体增加会直接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经济及人类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甲烷作为地球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过程中导致的增温强度远高于二氧化碳。
本次研究揭示了褪黑素通过影响PVT调控非快速眼动睡眠的作用机制,发现褪黑素可以抑制PVT神经元的活性,增加非快速眼动睡眠时间,从而有利于入眠。
近年来,我国豆粕年消费量在7000万吨以上。然而,由于耕地面积有限,我国大豆产量供不足需。因此,广辟饲用蛋白来源、开发和利用优质饲草资源是改善我国饲用蛋白短缺困境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