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垦利区顺应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和消费者需求,打破原有单一格局的“汽车城”定式,以“三全三多”模式创新性打造“汽车小镇”升级版,形成了可持续循环的消费链,构建起黄河三角洲地区产业规模最大、品牌涵盖最全、汽车销量最高的汽车产业服务聚集区。目前,小镇汽车4S店发展到36家、品牌营销点44个,从业人员5000余人,今年1至10月汽车销量15400余辆,销售额2.63亿元,占到全市汽车销量的一半,黄河三角洲地区最大汽车销售的单一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创新开发模式,让小镇实现系统升级。改变传统自然生长、自发聚集的增长模式,立足小镇现状,瞄准目标,顶层设计小镇发展规划,高标准谋划布局产业,按照“学、考、购、保、修、拆”汽车全产业链条设计,有步骤唤醒更多资源,招引聚集有利要素,拉长长板,弥补短板,铺设跳板,不断提升小镇汽车产业发展。以产业链项目落地的方式补齐小镇发展拼图,构建起产业兴盛的发展格局。
强化党建引领、专注服务中的核心作用,创造性提出汽车小镇“1+3”协力攻坚模式,以集团化促进专业化标准化。打造小镇共用的“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矩阵,实现推广升级。开辟“直播探店”“线上选车+线下试车”等购车用车新模式,形成宣传合力。立足小镇汽车行业聚集优势,打造集团冲锋的作战力量,实现竞争升级。以内部商户管理服务自洽,减少内耗,抱团发展,1至10月,小镇汽车销量逆势而上,同比增长11.03%,跑出了亮眼速度。
充分释放小镇汽车商会行业服务职能,由商会牵头制定小镇4S店统一的维保工时、价格明示等行业标准,设立覆盖小镇全部商家的购车保证基金,作为化解消费纠纷“稳定器”,以小镇整体信用替代4S店个体信用,提升消费者购车体验,解除后顾之忧。同时,郝家镇党委政府做好汽车小镇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和信誉背书,引导小镇商户集团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夯实汽车销售服务行业内竞争优势。小镇先后与山东理工大学等院校合作,引入汽车技术类东营大师工作室,在汽车故障报修、维护保养、宣传推介等开展技能比武,吸纳、培优各类汽车专家、人才、品牌工匠3000余人次,极大提升了客户保障服务能力。与市技师学院搭建学生实习交流平台,畅通小镇与专业汽车院系的人力、技术、资源沟通渠道,为小镇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地新动力。
今年以来,唤醒中凯驾考沉睡项目,在小镇实现了科目一到科目四以及摩托车的全科目考试,让近百万元的维护包袱成为过千万元的创收资产,每年可吸引来小镇驾校教练、学员、考生、陪考8万余人次。
紧扣汽车行业新能源发展脉搏,抢抓汽车销售转型机遇,积极引入新能源汽车品牌,1-10月份小镇新能源汽车占总销售比达到36.56%,销售量同比增长57.7%。为进一步创优营商环境,建优展销设施,做优政策服务,继续争创全市最大新能源汽车销售聚集区,汽车小镇正规划建设全市第一家新能源汽车城,项目包含7个新能源汽车展厅及配套车间设施,现已开工,预计2024年4月份全面建成启用。目前已与腾势、理想、方程豹等新能源汽车品牌达成合作意向,项目落地后将继续推进西郊片区汽车销售集聚发展,守牢先发优势。
跨界“延链”,升级多维度关联产业。抓牢产业系统拓市场,在汽车产业发展之外,规划仓储物流、二手车等关联行业产业。用好汽车产业链带来的集聚优势,盘活建优西郊仓储物流基地、美食城、汽配城、建材城等一系列关联配套设施,集产业、聚人气,以“做强核心产业、做大集群优势”的思路,协调融合汽车小镇与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树立“一盘棋”思维开拓小镇发展新空间。目前,小镇推进规划重点项目10个,点链融合,以点促链,以点延链,以点拓链,以汽车产业链为基“无中生有”,“长”出产业兴盛新格局。
做好汽车文化赋能,把城市建设、城市治理作为未来发展切入点,对接汽车小镇产业、人才、设施资源需求,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努力建设居住环境优美、教育医疗资源完备、社区治理高效有力的配套新区,吸引外来人才落户就业。目前小镇及周边聚居人口近2万人,建成城市社区3个,形成了“合作包容、车城一体”的小镇特有文化。
开展“汽车活动”,搭建多元消费场景。积极创新汽车营销模式,紧跟国家促消费政策动向,链接汽车展销、促销活动与民生需求接口,力争提供更加特色、专业、高质量的汽车服务。今年以来,小镇汽车及其载体活动成功举办7次,影响覆盖面超过50万人次,近20万人次亲身体验了汽车文化、文旅消费魅力,有力推动了小镇发展。710公海赌船